【地區(qū)概況】
揭陽市,廣東省轄地級市,別稱“嶺南水城”,位于廣東省東部;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揭陽市下轄2個市轄區(qū)、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陸地總面積524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93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61.68萬人。
揭陽市是汕潮揭都市圈城市之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qū)與海西經(jīng)濟區(qū)的地理軸線中心;是歷史悠久而又朝氣蓬勃的城市,為潮汕文化發(fā)祥地,既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也是潮汕文化重要的發(fā)源地以及興盛地之一,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xiāng),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和外出鄉(xiāng)賢遍居世界各地。揭陽的潮汕文化底蘊深厚,以潮語、潮劇、潮汕英歌舞、潮汕工夫茶、潮汕菜等特色文化為代表。揭陽市境內(nèi)主要有榕江、龍江和練江三大水系,廣東省第二大深水河榕江南北兩河環(huán)繞揭陽市區(qū),有著“魚米之鄉(xiāng)”“浮水葫蘆”、“水上蓮花”之美稱;因古五嶺之一的揭陽嶺得名,是潮汕地區(qū)的新興城市;是廣東沿海經(jīng)濟帶東翼主戰(zhàn)場,揭陽濱海新區(qū)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專門規(guī)劃、專項政策支持打造的廣東沿海經(jīng)濟帶重點平臺。
【行政區(qū)劃】
揭陽市轄2個市轄區(qū)、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榕城區(qū) 面積 182平方千米,人口66萬人。轄10個街道、4個鎮(zhèn)。
揭東區(qū) 面積 684平方千米,人口98萬人。轄2個街道、11個鎮(zhèn)。
普寧市 面積 1620平方千米,人口209萬人。轄7個街道、17個鎮(zhèn)、1個鄉(xiāng)。
揭西縣 面積 1279平方千米,人口91萬人。轄1個街道、15個鎮(zhèn)、1個鄉(xiāng)。
惠來縣 面積 1207平方千米,人口109萬人。轄13個鎮(zhèn)。
【歷史沿革】
揭陽是粵東古邑,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廣東省最古老的縣份之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揭陽縣,屬南?,自此,潮汕地區(qū)始有正式行政建制。
揭陽市人文歷史悠久,根據(jù)出土文物考證,揭陽已有一萬年以上的人類生活史,八千年的史前文化史和人類文明 ,五六千年的文明史。
在舊石器時代,揭陽已有人類居住繁衍,在新石器時代,揭陽文明已與中原文明實現(xiàn)同步。
揭陽境夏、商、周三代屬百越地,夏商之際屬海陽國(南甌國)。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設戍所于五嶺之一的揭陽嶺,后設置揭陽縣,揭陽縣隸南海郡。揭陽的政治重心當在今潮汕三市、梅州市東部。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趙佗建南越國,揭陽縣隸屬南越國。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國,揭陽縣隸屬南?。王莽代漢后,改揭陽縣為南海亭,隸屬交州(今廣州)。東漢肇始,又恢復“揭陽”之名,東漢時稱為揭陽城,東漢末復稱揭陽縣,隸屬南?ぁ
晉朝至清朝,隸屬廣東廣州義安郡、潮州府。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地域包括今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qū)、揭東縣全境、揭西縣,以及豐順縣。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割海陽縣之永寧、崇義二鄉(xiāng)和延德鄉(xiāng)之龍溪、鮀江、鱷浦、蓬州四都復置揭陽縣。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并入海陽縣。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析海陽縣復置揭陽縣,隸屬潮州府。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建縣治于玉滘村(今榕城區(qū)),揭陽縣建制自此至1991年12月不變。
明嘉靖三年(1524年),設置惠來縣,隸屬潮州府。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設置普寧縣,隸屬潮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置南澳縣,海陽縣更名為潮安縣。
1914年屬廣東省潮循道,道治在汕頭,曾一度改駐潮州城,轄境今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梅州、惠州、河源7市。1921年3月,沙汕頭設立汕頭市政局。1921年7月,汕頭市政局成立汕頭市政廳,與澄?h分治。1930年,汕頭市政局設汕頭市,隸屬廣東省。1936年屬廣東省第五區(qū),署治駐潮安縣,后遷往汕頭,第五區(qū)轄境今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和豐順縣。
新中國成立之后至1991年12月,廣東省揭陽市地域先后隸屬廣東省潮汕專區(qū)、粵東行政區(qū)、汕頭專區(qū)。
1991年12月,原汕頭地級市拆分成現(xiàn)今的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揭陽市位于廣東省東部,北靠梅州,南瀕南海,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陸地面積5240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長136.9千米,沿海島嶼30多個。
地形地貌
揭陽市地勢自西向東傾斜,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東南部都是廣闊肥沃的榕江沖積平原和濱海沉積平原;全市主要山系有大北山山系、大南山山系、蓮花山山系、小北山山系;全市約有大小山峰2000多座,最高峰是揭西的李望嶂,海拔1222米。
揭陽市地處蓮花山脈的東南側,蓮花山支脈大北山和大南山自北東往南西斜貫全市,西縣、揭東縣北部為北東向大北山支脈,普寧市南部和惠來縣北部為北東向大南山支脈,大南山、大北山之間為榕江流域沖積平原和谷地,大南山南側為海濱平原和龍江流域小型沖積平原、谷地,惠來縣沿海為低平海濱平原,地形自北往南呈現(xiàn)“M”字形特征,山地丘陵和谷地平原相繼出現(xiàn)。
氣候特征
揭陽市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終年無雪少霜,年平均氣溫21.4℃,年太陽輻射總量為每平方厘米115~156千卡,年平均降水量在1720~2100毫米之間(1703.0毫米,2015年),是中國光、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夏秋間常受強熱帶風暴襲擊,有時因季風活動反;蚝鼻忠u,會出現(xiàn)冬春干旱或早春低溫陰雨天氣。
水文水系
揭陽市境內(nèi)河流由榕江、練江、龍江三大水系和沿海水系組成,其中以榕江流域面積最大,是市內(nèi)的主要河流。三大水系中練江和龍江發(fā)源于市境內(nèi),榕江是過境河流,發(fā)源于陸河縣鳳凰山。全市境內(nèi)集水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干、支流20條,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干流有榕江、練江、龍江3條。河流流向大體都是從西北向東南注入南海。境內(nèi)只有惠來縣瀕臨南海,海岸線長109.5千米。
【社會事業(yè)】
教育事業(yè)
揭陽市各級各類教育(不含非學歷培訓,不含技工學校)招生數(shù)33.68萬人;在校生128.16萬人;畢業(yè)生33.17萬人。其中,特殊教育學校招生85人,在校生629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27.91萬人。
文化事業(yè)
揭陽市共有文化館6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6個,博物館7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95%。
醫(yī)療衛(wèi)生
揭陽市共有各類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3196個(含村衛(wèi)生室),其中,醫(yī)院73個,衛(wèi)生院66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26個,婦幼保健機構6個,?萍膊》乐螜C構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村衛(wèi)生室2639個。全市衛(wèi)生機構衛(wèi)生技術人員2.72萬人,比上年增長2.92%;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和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1.07萬人,注冊護士1.19萬人;擁有醫(yī)療床位2.34萬張,其中,醫(yī)院1.70萬張。全市66家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擁有衛(wèi)生技術人員7181人,床位4723張;5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擁有衛(wèi)生技術人員291人。
【交通運輸】
公路
揭陽市境內(nèi)有國道206(煙汕線)、324(福昆線),省道337、335、238、236等公路干線,全市現(xiàn)有公路通車里程4397.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92.3千米),公路密度83.9千米/百平方千米,各縣(市)通往各鄉(xiāng)(鎮(zhèn))道路基本上實現(xiàn)水泥化。沈海高速、揭普惠高速、汕昆高速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車。另有潮惠高速(潮莞高速潮州至惠州段)、揭惠高速、汕湛高速等高速公路。
鐵路
揭陽市境內(nèi)梅汕鐵路設有揭陽站、揭陽北站、揭陽機場站;廈深鐵路設有普寧站、葵潭站。梅汕鐵路于2019年10月11日建成全線通車。廈深鐵路于2013年12月28日建成全線通車。截至2023年2月,揭陽市境內(nèi)有汕汕鐵路、揭惠鐵路、粵東城際鐵路在建。
航運
揭陽市內(nèi)河通航里程長369千米,環(huán)繞市區(qū)流經(jīng)汕頭出海的榕江被譽為粵東“黃金水道”全長175千米,是廣東省第二深水河,可通航5000噸海輪,直航香港和廣州、湛江等地。在惠來縣有神泉港、靖海港、資深港等優(yōu)良港口。
航空
揭陽潮汕國際機場位于揭陽市榕城區(qū)登崗鎮(zhèn)。地處揭陽、汕尾、潮州、汕頭四市中心位置的揭陽潮汕國際機場也是粵東最大民用機場。它是廣東省內(nèi)繼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之后第三大干線機場。
【風景名勝】
雙峰寺
雙峰寺為潮汕地區(qū)現(xiàn)存三大古寺之一,為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揭陽市區(qū)馬山巷。始建于宋紹興十年(1140年),舊址在磐溪都雙山(今桂嶺鎮(zhèn)雙山村),為法山禪師所創(chuàng)。明初,石山禪師移建于縣治馬山巷今址,乃粵東地區(qū)一大叢林。是時寺宇壯觀,佛相莊嚴,茂林修篁。擴建后規(guī)模宏大,遂與潮州開元寺、潮陽靈山寺并稱“潮汕三大名剎”。后歷經(jīng)兩次擴建重修,中國佛協(xié)主席趙樸初為寺宇題匾。重修后寺院呈四合院布局,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前廳、大雄寶殿、泰佛殿,有東西兩廊。寺中有歷代文人雅士碑刻歲通,寺中有磚刻五塊,其中虎壽碑最為珍貴。泰佛殿為樓閣式,正殿中金身泰式佛像一座。
桂竹園
桂竹園位于榕城區(qū)仙橋鎮(zhèn)紫峰山南,池揭公路之北。拾級半山,東側為“仙湖古寺”,西邊有室,一巨石天然成頂,中可容百余人,即桂竹園巖(傳說迷離的“仙腳跡”便在此)。由此巖北行百余米,可見丁日昌墓,墓西為水流河水庫。水庫半山有蓮花亭,沿亭上向天螺峰,即到己三墓地(己三姓陳,名首,號光烈,元代清官,死與任上,后人以其袍靴葬于此地)。
黃滿寨瀑布群
黃滿寨瀑布群旅游區(qū)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黃滿寨瀑布群旅游區(qū)自上而下共分五級:一級是寬82米、落差56米的飛虹瀑布,三股水流分別從頂端飛懸而下,盛水時節(jié),更是連成一片,形若貴州黃果樹瀑布。繼續(xù)向前,下行約百米又形成銀河崆瀑布,飛瀑撞擊巖石。沿水往下是落差約120米的落九天瀑布,兩邊巖石高起。在下游是三疊谷瀑布,水流在三個落差各6米的斷崖處唱陽關三疊,三個瀑布錯角相連。最下為第五級瀑布斗方崆瀑布。黃滿寨瀑布群景區(qū)所在的山谷比較幽深,山間林木茂盛,瀑布群鑲嵌在深山峽谷中。
揭陽學宮
揭陽學宮又稱“孔廟”,位于榕城區(qū)韓祠路口東側,建于宋紹興十年(1140年)。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風格和鮮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是嶺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類歷史建筑組群,有“粵東古建筑明珠”美譽,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25年,國民政府東征軍第一、二次東征進入揭陽,周恩來同志在此辦公。1927年,南昌起義部隊入揭陽時,周恩來、賀龍、葉挺等指揮部領導人曾在此召開軍事會議。是廣東省僅有的一處以“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命名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榕武廟
古榕武廟,又稱北門關帝廟,位于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qū)天福路,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建于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歷代均有重修。
古榕武廟坐北朝南,結構為三間三進四合院布局,分為前廳、中廳、拜亭以及正殿,中廳兩側走廊有人物瓷屏,拜亭與正殿連在一起。廟前有一座戲臺。廟內(nèi)木雕藻井是潮汕古建筑木雕藝術精品,前廳、拜亭梁架木雕,具有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色。
2002年7月17日,古榕武廟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古榕武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岐山風景區(qū)
黃岐山風景區(qū)位于揭陽市榕城區(qū)東北4千米,市區(qū)曉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園大門前,榕江北河從山下緩緩流過,主峰海拔293.1米,總面積1180公頃。黃岐山是揭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象征,自古以“黃歧晚翠”列為揭陽八景之一。山上有九庵十八巖,山顛有歧山塔,山中有月容墓、侶云寺、臥云洞等名勝古跡,有“海濱鄒魯”摩崖石刻等二十余處。還有珍稀罕見的的古槐、風景秀麗的水庫和嶺南佳果。是一處以山、石、林、水和名勝古跡為特點的自然風景區(qū)。包括3個主要景區(qū)和8個主要景點。
著名八景是:寶塔遠眺、石室訪泉、古亭春色、侶云鐘聲、棲鳳臥云、竺崗晚翠、上界晨光、百鳥朝鳳。登上黃岐山,俯瞰榕江,如彩練縈繞,遠眺平疇,盡收眼底,看紅日西沉,百鳥歸巢,余輝返照,景色動人,更顯“黃岐夕翠”之美,一派南國風光,使人流連忘返。黃岐山森林公園是一方融山、石、林、水及名勝古跡于一體、極具地方特色的自然風景區(qū)。
揭陽樓
揭陽樓,是揭陽市的象征,于2010年12月6日建成并舉行慶典。揭陽樓位于廣東省揭陽市區(qū)東入口,鄰榕江,取法漢代形式,高達38米,有望成為具有歷史象征意義的城市地標;加上被確定作為新市規(guī)劃和歷史文化展示功能用途,它的建成,將激勵揭陽六百萬英雄兒女,發(fā)揚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由國學大師饒宗頤題寫樓名的揭陽樓樓寬130米,高39.3米,為漢式城樓建筑,以闊大雄健為風格,氣勢、造型乃至覆檐、組拱、屋頂均充分展現(xiàn)漢代宮殿建筑元素。
【民俗節(jié)慶】
火把節(jié)
陽美火把節(jié)入選廣東省"一城一特"春節(jié)特色文化活動,火把節(jié)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nèi)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jié)",大多是在農(nóng)歷的六月二十四日舉行。但在廣東揭陽漢族人家也有自己的火把節(jié),且源遠流長。自清光緒年間陽美先民就建廟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土介子推,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五至初六,陽美社區(qū)都舉辦“火把節(jié)”這一傳統(tǒng)民俗文化活動,旨在祟仰前賢高風亮節(jié),陶冶村民道德情操,弘揚恪守信義、忠孝仁愛美德。
婚嫁
揭陽舊時婚俗,要經(jīng)問名、納吉、納彩、請期、納征、迎親等六道程序,謂之“六禮”;有些地方有女兒出嫁前夜睡草席之俗,相傳此俗源自昔年一后母虐待羞辱前人所遺之女,令其如此睡法,不料此女后發(fā)富起家,子女昌盛,自此人們便仿效相沿成俗;此外尚有“提油舅”、“做四句”等俗!疤嵊途恕奔磁畠撼黾蕻斎找善湫值芴嵛寮Y品同往男家,稱之“提油舅”,其在新郎家最受歡迎,一般在首席宴座!白鏊木洹笔侵讣奕⒌母鞣N儀式,女家要聘一位如戲劇中賓相一樣的老婦女,唱四句“祝頌語”來主持,四句有約定俗成的,亦有現(xiàn)場自編的,大都押韻,詼諧。揭邑另有一俗,為其他地區(qū)少見,即將要結婚之男女,如遇家中出喪(一般指長輩),則必在百日內(nèi)成婚,否則要三年后方可行嫁娶之禮。
這些舊俗一些地方尚有留傳,而大多數(shù)地區(qū)已是婚事新辦,簡辦,就連集體婚禮,旅游結婚等時尚也漸成風氣。
潮汕賽龍舟
揭陽賽龍舟活動,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揭陽素稱水鄉(xiāng),溪澗交錯環(huán)繞,榕江南北二河、練江、龍江水深流長,河面寬闊,波平浪靜,是劃龍舟的好地方。賽龍舟活動,歷代不衰。
揭陽龍舟,規(guī)格較為統(tǒng)一,在潮汕各市縣中,最長最大:舟長32米、寬1.5米,共設槳25對,舵一支。揭陽龍舟,造型美、氣魄大,龍頸修長,龍首高昂,威武俊秀。每年端午節(jié)前,龍舟落水時要舉行儀式,然后進行訓練,稱“試槳”。
龍舟賽有四種形式:表演賽,友誼賽,勝負賽,錦標賽。清末曾任福建巡撫的丁日昌,晚年定居揭陽時,曾發(fā)起主持、邀請潮陽、普寧、揭陽等地龍舟隊在榕江南河進行比賽,結果,揭陽棉樹紅色舟奪魁,丁日昌授予“欽差大臣丁賞”紅絨錦旗一面。1980年“龍舟賽”被國家體委定為“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揭陽龍舟賽更為活躍。
潮汕英歌舞
英歌舞是一種融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于一爐的民間廣場舞蹈,表演氣勢豪壯,氣氛濃烈。相傳英歌舞始于明代,取材于《水滸》中梁山泊好漢元宵節(jié)大鬧大名府的故事。舞蹈隊分前棚后棚,前棚一般由36個人組成,大型的由108人組成,每人手執(zhí)一對彩色木棒,配合鑼鼓點和吆喝,揮動雙棒交錯翻轉叩擊,邊走邊舞,一步一呼,隊列變化或“長蛇挺進”,或“雙龍出!保八幕⒉Ⅱ(qū)”,或“二龍相斗”,翻騰穿插18套式。后棚人數(shù)多少不等,但最多不超過72人,扮成各式雜耍藝人配合前棚演出。
揭陽潮汕英歌舞已有300多年歷史,流行于普寧、揭東等地,以普寧的英歌舞最為聞名,被譽為“英歌舞之鄉(xiāng)”。1956年,普寧英歌代表隊到北京參加“中國首屆民間藝術表演大會”,1991年6月普寧燎原鎮(zhèn)泥溝英歌隊應邀參加深圳荔枝節(jié)表演,9月又應邀到廣州為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賽抽簽儀式的文藝晚會演出。
【地方特產(chǎn)】
乒乓粿
也稱檳醅粿,是揭陽的傳統(tǒng)小吃。由于潮汕話發(fā)音上的相近,潮汕民眾大致稱為“乒乓粿”。作為相傳南宋末年,戰(zhàn)亂四起,民不聊生,揭陽從民為抵御饑餓,用鼠曲草混合糯米碾成糯粉,制成粿品充饑。后來,人們又用這種粉搟成皮,用爆米粉做餡,制成了獨具風味的檳醅粿。1997年,被認定為中國首批“中華名小吃”。
紅桃粿
紅桃粿又名紅曲桃,是廣東揭陽潮汕著名的小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長壽,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壽的愿望。有些地方叫做粿桃和紅桃粿,因為外形像個平面的紅桃子。潮汕家庭婦女,一般都能掌握這類食品工藝。由于整個過程必須從舂搗米粉開始,故又稱為舂粿,潮汕民間習俗,凡時年八節(ji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紅桃粿、酵粿、白飯?zhí)。紅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靈位前祭拜,白飯?zhí)覄t只是拿來吃,那是因為潮汕人認為紅色是吉祥如意、好意頭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過程需要發(fā)酵,故取其“發(fā)”的好意義。
粿條
潮汕人將用米碾成粉末后做成的食品稱為粿,粿條就是其中的一種。粿條可以有許多吃法,或炒、或湯,伴以各種配料,口味可以因人而異。其中揭陽粿條,桐杭粿條(桐杭是揭東縣的一個小村),還有汕頭牛肉粿是廣東地區(qū)聞名的美食。
草粿豆腐花
豆腐花和草粿被潮汕人譽為“姐妹小吃”,一般售賣草粿的攤檔就有豆腐花。潮汕城鄉(xiāng)街頭巷尾的叫賣,幾乎都是“草粿、豆腐花”,或“豆腐花、草粿”,想吃哪種挑哪種,白色的是豆腐花,黑色的是草粿,然后還有一缽糖粉,豆腐花或者草粿裝在碗里后,灑上一勺糖粉,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在潮汕地區(qū),草粿、豆腐花是經(jīng)久不衰的小食,除了在村頭路尾能見人“落巷”叫賣外,如今,許多小食坊也增加了草粿、豆腐花供人選擇。
蠔烙
蠔烙是揭陽久負盛名的傳統(tǒng)小吃,它以海產(chǎn)品“蠔”(即牡蠣)為主要原料,加上適量的生粉和黃花,加水拌勻,然后用慢火煎烙而成。它既可作小吃,也可入宴席。
埔田筍粿
竹筍炒粿條,選用鮮竹筍切絲,粿條亦切成細絲,慢火翻炒至粿條略帶赤色,筍香和粿條的米香同時溢出,非常誘人。埔田當?shù)厥a(chǎn)竹筍,是竹筍之鄉(xiāng),因為竹筍講究新鮮,當天早晨打的竹筍中午吃和晚上吃就是兩個味,因此埔田當?shù)氐墓S粿享盡地利之邊,既有上好的粿條,又有最新鮮的竹筍,大受歡迎,近年來揭陽市區(qū)乃至潮州、汕頭、梅州等地的游客趨之若鶩。
揭陽粿汁
粿汁原是潮汕地區(qū)大眾化的地方民間小食,具有香馥的稻米香味,吃起來柔韌適度,不油不膩,給人一種清香雋郁的感覺,廣受海內(nèi)外潮人的喜愛。潮汕粿汁的做法看似簡單,但很講究。一般都是用浸洗過的糯米加水磨成米粉漿,再將適量的米粉漿倒入蒸具蒸制。在將米粉漿倒入蒸具之前,蒸具的底部要用食用油搽均衡,以免蒸熟的米粉漿與蒸具粘結在一起。蒸熟的粿汁片還要掀起來收煙,掛于專制的晾“粿汁”片架上晾。粿汁皮要晾干點,一般要晾三個小時,這樣吃起來好吃,而且不容易發(fā)霉。晾干后的粿汁皮晶瑩剔透,米香濃郁。
普寧豆干
普寧豆干制作工序是:磨漿、除渣、煮漿、配膏、試粉、摻膏粉、拌和定鹵、包塊、壓塊、煮熟,有的煮熟后還用梔子上色。特點是外皮柔韌,內(nèi)肉嫩滑。油炸豆干更是普寧的民俗風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蘸以辣椒醋,更覺可口。
樸籽粿
清明節(jié)前,榕城區(qū)新河肉菜市場內(nèi),應節(jié)樸籽粿因色美味甘,頗受市民喜愛。樸籽粿是潮汕人喜歡的一種特色小吃,一個個翠綠的樸籽粿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很是誘人。
揭西擂茶
揭西擂茶,揭陽市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國內(nèi)有客家民系的地區(qū),大多有制作擂茶的習俗,但揭西擂茶別有風味。揭西擂茶一般是七樣菜茶,也有十五樣菜茶,但沒有特定什么菜,一般選青菜。揭西擂茶品類多樣,按是否往擂茶里加菜、飯而分“凈茶”“菜茶”“飯茶”“米骨茶”“烳米茶”“米呈茶”等,但無一例外都色香味俱全,兼具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健脾開胃之功效。
鳳湖橄欖
產(chǎn)于揭西縣鳳江鎮(zhèn)鳳湖鄉(xiāng)鳳南后角村,為廣東省六種優(yōu)良橄欖之一。鳳湖橄欖形似腰鼓,基部平鈍可豎立,頂部鈍而微凹,有花柱小黑點突起·果皮光滑,呈青綠色,果肉白色,核赤褐色,核與肉易分離。肉質(zhì)酥脆,香甜無澀,回味甘醇。每年9至11月上旬應市,廣銷揭陽潮汕地區(qū),運銷南洋等地。
其它
坪上炒茶、大洋炒茶、侶云寺連理秋楓、奎地烏葉荔枝、鄒堂青皮梨、華清竹筍、埔田筍粿、獅頭油甘、潮州柑、竹蔗、高埔育梅、惠來菠蘿、橄欖、永華茗茶、潮汕工夫茶、揭陽乒乓粿、揭陽醬油、新亨菜脯、新亨糖蔥、咸菜、炮臺南糖、棉湖瓜丁、河婆細粄、坪上青梅、五經(jīng)富姜糖、線面、油炸豆干、豆醬、榕湖牌味精、紅心胳皮蕉、珍珠糯米團、紅燜豬腳、靖海鮑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