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那市,藏語為“湖前面”的意思,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qū)直轄縣級市,由山南市代管,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東南,東接印占珞隅地區(qū),西鄰不丹、南與印度接壤,是西藏自治區(qū)的重要邊境城市之一。 錯那總人口16068人(其中農牧業(yè)人口13104人,非農業(yè)人口2964人)。錯那市轄1個鎮(zhèn)、5個鄉(xiāng)和4個民族鄉(xiāng),27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55個村民小組。錯那市人民政府駐麻麻門巴民族鄉(xiāng)。
錯那市總面積35120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拔4380米,距拉薩市380千米,距澤當街道220千米。極端最低氣溫-32.9℃,極端最高氣溫18.2℃,全年無霜期僅有42天,常年天氣寒冷,自然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繁,以雪、洪、霜災尤為突出,是典型的高寒城市。
【行政區(qū)劃】
錯那市轄1個鎮(zhèn)、9個鄉(xiāng):
鎮(zhèn):錯那鎮(zhèn)
鄉(xiāng):卡達鄉(xiāng)、覺拉鄉(xiāng)、浪坡鄉(xiāng)、曲卓木鄉(xiāng)、庫局鄉(xiāng)、麻麻門巴民族鄉(xiāng)、貢日門巴民族鄉(xiāng)、吉巴門巴民族鄉(xiāng)、勒門巴民族鄉(xiāng)
【建置沿革】
吐蕃王朝時期,錯那一帶屬約茹所轄。 元朝時,屬扎由瓦萬戶府領轄。元朝至正十四年(1354年),帕竹地方政權在錯那建宗,屬錯那宗。 民國元年(1912年),西藏地方政府在山南設立基巧又稱洛基,駐地澤當,轄13個宗。錯那宗屬山南基巧。 民主改革前,錯那宗屬洛喀(山南)基巧管轄,而門隅的大部分地區(qū)則在20世紀上半葉中印戰(zhàn)爭后一直被印度非法侵占。 1952年,屬中共江孜分工委。 1956年8月29日,屬山南基巧辦事處。 1959年5月5日,錯那宗、德讓宗2宗(縣)合并設立錯那縣,錯那縣人民政府成立,縣府駐錯那鎮(zhèn),屬山南專員公署。 1969年3月29日,屬山南地區(qū)革命委員會。 1978年10月,屬山南地區(qū)行政公署。 2016年2月,屬地級山南市。 2023年4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撤銷錯那縣,設立縣級錯那市,以原錯那縣的行政區(qū)域為錯那市行政區(qū)域。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錯那市位于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東南,東接印占珞隅地區(qū),西鄰不丹、南與印度接壤,距拉薩市380千米,距澤當街道220千米,總面積3512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錯那市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相對高差達7000多米。
氣候特征 喜馬拉雅山脈橫貫錯那市,南部印占區(qū)屬亞熱帶山地濕潤半濕潤氣候,中北部喜馬拉雅山區(qū)屬于高原性高寒氣候。年日照時數2589小時,年無霜期僅42天,年降水量384.3毫米。年平均氣溫-0.6℃,常年天氣寒冷,是典型的高寒地區(qū)。錯那市的氣候大致可分為喜馬拉雅山南麓亞熱帶山地濕潤半濕潤氣候和喜馬拉雅山北麓高原性高寒氣候兩類。前一類的特點是濕潤多雨,日照時間短,旱雨季不分明;后一類則干旱少雨,日照時間長,終年寒冷,冬春多大風天氣且常有雪災。暖季短促而潤涼,多降雨,晝夜溫差小,最熱月平均氣溫7.8℃,極端最高氣溫18℃(2007年9月3日);冷季漫長而酷寒,多風雪,晝夜溫差大,最冷月平均氣溫-10℃,極端最低氣溫-37℃(1981年12月20日)。
水資源 錯那市有大大小小不少的湖泊,拿日雍措是西藏錯那市最大的湖泊,總面積58.33平方千米。
【風景名勝】
拿日雍措
拿日雍措是西藏山南市錯那市最大的湖泊,位于城北20千米的曲卓木鄉(xiāng),在藏語里拿日雍措為“湖的前面”的意思,湖面海拔4900米,湖水清澈見底,將雪山、藍天、白云都映入其中。
古沙棘林
錯那市曲卓木鄉(xiāng)的沙棘王林,每一棵沙棘樹都有著上千年的生長歷史。這片天然古沙棘林有800多畝,最高約15米左右,樹圍最粗為4.5米左右,是中國乃至亞洲沙棘之最。而且歷史久遠,郁郁蔥蔥,十分壯觀。成片的千年古沙棘林像一個個鐵骨錚錚的戰(zhàn)士,屹立在高寒環(huán)境下守護著這一帶的風光。千年古沙棘林錯綜交錯的枝條和密密麻麻的紋路帶來視覺沖擊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古樹的矍鑠和滄桑,活力和時間的斗爭生成了矍鑠的枝干和滄桑的樹皮。而當地人稱沙棘林為“拉辛”,藏語中為神魂樹,也就是魂魄依附的樹。
勒布溝
勒布,藏語意為“好的地方”。這里氣候宜人、山川秀美、鳥語花香,一年四季常青,盛開著各種各樣的花,堪稱雪域高原一絕。在古木與竹林相間的神秘的原始森林中沿公路穿行,隨處可見峭壁懸崖,嬉鬧的猴群和飛鳥。勒布溝,極目遠望,天空白云繚繞,翩遷起舞,山頂白雪皚皚,銀光閃爍,懸崖峭壁林立其中。山腰嬌翠欲滴,云煙裊裊,山下溪流蜿蜒,瀑布飛流。
森木扎(魔女谷)
森木扎景區(qū)距勒門巴民族鄉(xiāng)約2.5千米路。“森木扎”藏語意為:“魔女谷”,屬“勒布四谷”之一,因蓮花生大師降妖除魔而得名。相傳,有一女妖魔在這里作亂和殘害生靈,蓮花生大師為解除眾生的苦難,大顯神通將妖魔降于此處,并在此長期修行。
野狼谷
野狼谷位于麻麻門巴民族鄉(xiāng)對面大約5千米處。是勒布谷四大神山之一,相傳蓮花生師在浪坡鄉(xiāng)的東章修行完成后,從浪坡游行到勒布時候看到一群野狼在麻瑪轄區(qū)生存,為了阻止野狼下山,破壞當地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蓮花生大師在此地修行,從而被稱為野狼谷。可以看到觀音洞、野狼洞、人相石、老狼窩、翼龍窩、洞熊窩、洗心瀑布等景點。
浪坡旅游景區(qū)
浪坡旅游景區(qū)位于錯那市北部浪坡鄉(xiāng),境內有杜鵑花海、東章瀑布等景點,有一地名叫湯吳,傳說先前有一個放牧人到山頂時他的帽子不慎被風吹走了,到山底太陽特大他就痛哭,“湯吳”藏語意為在山底痛哭的意思,久而久之該地名為湯吳。每年的6月開始,湯吳周圍的山上,野杜鵑花漫山遍野綻放,使得湯吳形成一片花的海洋。
崗亭瀑布
崗亭瀑布,藏語意為“天降神水”,位于麻麻門巴民族鄉(xiāng)至勒門巴民族鄉(xiāng)途中。相傳,有一年藏歷4月15日蓮花生大師在此處釀制青稞酒,因不慎將酒桶的酒龍口露酒而形成瀑布,有佛緣者飲此瀑布水能喝出青稞酒的味道。在瀑布上層有自然形成的釀制青稞酒的酒桶。
【歷史文化】
門巴文化 門巴族的每一個人都是杰出的民族手工藝者,家家飄酒香,戶戶“吱呀”響,木工人人會,自己做衣裳。在這片深山峽谷之中,造化鐘神秀,民間多巧工,門巴族人充分尊重和利用上天賜予的這片自然寶庫,在現代文明與民族文化的激流之中,仍然如同世代居住的山巒般巍峨聳立,遺世獨立。服飾習俗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現,有其悠遠的歷史。門巴族與藏族關系密切,生活習俗方面受藏族影響較大,同時又具有自身特色。在經過長期的歷史變化,在原料、色彩、式樣、圖案、文化內涵等方面,形成鮮明的個性。門巴族的服飾多采用氆氌為原料。氆氌是藏族制作衣服和坐墊的一種羊毛織品,種類多樣,色彩艷麗,是門巴族生活中的必需品。
門巴戲 門巴戲是門巴族戲曲劇種,流行于喜馬拉雅山東南坡門巴族聚居區(qū),即現在的西藏山南市錯那市。因為它直接采用藏戲的藏文劇本,所以民間稱之為“門巴拉姆”,即門巴藏戲。相傳18世紀末,強巴克龍從拉薩帶回一部《諾桑王子》的藏文本劇本,由此門巴戲開始在勒布流傳。 門巴戲的表演按開場戲“頓羌”、正戲“雄”和結尾戲“扎西”依次進行,只有六個演員和一個司鼓鈸的伴奏員參加,參演者皆為男性。“頓羌”也叫“瓊根雜娃松”,意為“三個根本的來源”,指借藏戲開場儀式中的三個人物溫巴、甲魯、拉姆,這三個人物化成了門巴戲開場儀式中的漁翁(老溫巴)、漁夫(小溫巴)、甲魯、仙翁、仙女(拉姆)、龍女等六個角色。儀式由這六個角色先后出場舞跳、歌唱、表演,還穿插祭祀太陽神、香獐神、大象神、牦牛神、鹿子神、石磨神等的表演。正戲開始后,六個演員除分別扮演劇中六個角色外,還要輪流串演其他角色,串演時服裝、裝扮都不變換。一般戲班除六個演員和一個伴奏員外,還有一個管理人,他也要參加開場演出,穿黑藏裝,戴“薄獨”帽,舉一面保護神“杜嘎日”的旗幟,第一個出來繞場一圈,并引六個演員出場表演。鼓鈸師的要求更高,他除司奏小鼓小鈸外,還要諳熟全部劇情、戲詞及全部唱腔、舞蹈動作和表演,以使鼓鈸點與整個戲劇節(jié)奏相吻合。門巴戲的表演源自門巴族的民間舞蹈、歌舞和宗教藝術表演,其音樂則源自門巴族民歌“薩瑪”(酒歌),此外又吸收了門巴族的說唱音樂、古歌、悲歌和宗教音樂。門巴戲的服裝主要以門巴族生活服裝為基礎,同時又受到藏族服飾的影響。在勒布地區(qū),每年藏歷新年期間,規(guī)定都要連續(xù)演出《諾桑法王》七天,一天演一段。 由于地處西藏偏遠的邊境地區(qū),勒布的門巴戲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就已停止活動,經過西藏有關部門采取措施搶救扶持,已部分恢復,但是門巴戲只有業(yè)余演出。
【地方特產】
門隅佛芽·玉羅岡吉,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市錯那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據《格薩爾王傳》中記載,在格薩爾王時期整個西藏的三大名茶(漢茶梅朵央增、藏茶金葉巴扎、門茶玉羅岡吉)中的門茶玉羅岡吉就出自于保護區(qū)一帶。而現門隅在西藏的歷史上均屬錯那管轄?梢婂e那勒布是西藏茶葉發(fā)祥地之一,對茶的應用可追溯到格薩爾王時期。但由于整個錯那建置較晚、開發(fā)遲、地勢險、文人罕至,文獻史料少,茶事記載更少,因此門茶玉羅岡吉(“門隅佛芽·玉羅岡吉”)一直地處深閨人未識。
卡達藏刀為純手工制作,刀把、刀鞘分銀和銅兩種,花紋全是手工雕刻,多為生產、生活、裝飾和收藏用。卡達藏刀具有悠久的歷史,卡達鄉(xiāng)地方官泊孔時代,要給當時拉薩的西藏政府上供酥油和肉類。但是由于上供時路途遙遠,上供的物品都壞掉了,所以當地的地方官制造一些精美易帶的小刀替代上供的酥油和肉。這些小刀得到了當時政府官員的喜愛,一直流傳。該刀制作精美、技藝精湛、裝飾華麗、花樣繁多,是當地群眾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主要是以家庭為生產單位進行小規(guī)模的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