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縣,隸屬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貴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門,東北與凱里市接壤,東南與丹寨縣為鄰,南部交都勻市,西抵貴定縣,北臨福泉市。總面積為960平方千米。麻江縣下轄2個街道、4個鎮(zhèn)、1個鄉(xiāng)。麻江縣常住人口12.94萬人。
麻江縣旅游資源豐富,有清水江山水情韻、仙人橋省級森林公園;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清末狀元夏同龢故居、明清黔桂古驛道麻江段等人文景點;有苗族風情歌舞表演、龍舟、斗牛、斗雞、斗鳥、斗狗等民間體育競技;杏山六堡、宣威烏羊麻、卡烏、基東、龍山河壩、復興等地具有獨特、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風俗習慣,也是麻江縣楓香印染技藝、苗族織錦技藝、瑤族服飾、仫佬年、畬族粑槽舞等2項國家級、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所在地。
【行政區(qū)劃】
麻江縣轄2個街道、4個鎮(zhèn)、1個鄉(xiāng):
街道:杏山街道、金竹街道
鎮(zhèn):谷硐鎮(zhèn)、宣威鎮(zhèn)、龍山鎮(zhèn)、賢昌鎮(zhèn)
鄉(xiāng):壩芒布依族鄉(xiāng)
【建置沿革】
秦、漢,屬且蘭縣轄地。 隋、唐,屬賓化縣。 南宋,置樂坪平夷宣撫司和麻哈平蠻安撫司。 元,設麻峽縣。 明、清,設麻哈州。 民國三年(1914年),廢麻哈州置麻哈縣。 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稱麻江縣。 1949年11月14日,麻江解放。 1949年11月23日,成立麻江縣人民政府,隸屬獨山專區(qū)。 1956年,改隸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9年1月,撤麻江縣并入凱里市。 1961年8月18日,復麻江縣建制至今。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麻江縣地處貴州省中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東北與凱里市接壤,東南與丹寨縣為鄰,南部交都勻市,西抵貴定縣,北臨福泉市,境內東西長58.2千米,南北寬36.7千米,總面積960平方千米 [31]?h城距省府貴陽109.0千米,距州府凱里42.0千米。
地形地貌 麻江縣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由于受南北走向地質構造體系的控制,地勢西高東低,最高海拔1862米,最低海拔576米,相對高差為1286米,一般高度900米左右,縣城所在地杏山鎮(zhèn)為930米。全縣以山地為主,低山、低中山、丘陵、河谷及盆地占全縣總面積的78.4%。
氣候特征 麻江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16℃,低海拔的東部地區(qū)氣溫高,高海拔的西部地區(qū)氣溫低,呈自東向西逐步減小的形勢。年平均氣溫以東部的龍山最高,為16.5℃;西部的壩芒和景陽最低;為14.2℃。因此麻江縣東西熱量資源差異較大,形成了明顯的立體氣候。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降水量豐富。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10月,約占年降水量的82%。年降水平均相對變率為11.6%,穩(wěn)定性較好,水資源利用價值高。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1068.1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24.2%。日照時數(shù)主要集中在5—9月,約占年日照時數(shù)的58%。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77天,最多年份337天,最少年份232天。初霜日主要出現(xiàn)在11月份,終霜日主要出現(xiàn)在3月份上半月。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左右。
水系水文 麻江縣地表水和地下水比較豐富,境內河流屬清水江干流和重安江支流,屬長江流域的沅江水系。麻江縣縣內共有河流228條,總長度712.9千米。由于地質地形復雜,麻江縣水資源分布不均,六、七、八、三個月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量的54.9%,夏半年4—9月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6.1%,冬半年10—3月降水量只有13.9%。
【交通運輸】
麻江縣城西距省會貴陽市和龍洞堡國際機場109千米,東距黔東南州府凱里市40千米,南距黔南州府都勻市23千米,北距甕福磷礦基地福泉市21千米。滬昆鐵路,滬昆高速公路、蘭海高速公路和滬昆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貫穿縣境。320國道、210國道和206、309、311省道在縣內縱橫,縣、鄉(xiāng)道路阡陌交錯,村村通公路。
【社會事業(yè)】
教育事業(yè) 麻江縣有各級各類學校69所,學生26598人,教師1724人。其中,普通高中1所,在校學生2534人。中等職業(yè)學校1所,在校學生215人。初級中學5所,在校學生5409人。小學20所,在校學生12560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學校1所,在校學生1710人。幼兒園47所(公辦42所,民辦4所),在園幼兒5880人。教師中高中教師223人,職校教師61人,初中教師440人,小學教師656人,幼兒園教師523人。其中擁有縣級以上名師骨干教師(校長、班主任)189名。
文化事業(yè) 麻江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陳列館1個,表演團隊60個,電視轉播發(fā)射臺1個,電視綜合覆蓋率99.7%,廣播綜合覆蓋率99.6%,有線數(shù)字電視用戶4.24萬戶。文化志愿者129人,藝術考級機構10個。
衛(wèi)生事業(yè) 麻江縣共有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88個,其中:縣級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4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6個,村衛(wèi)生室(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72所,個體診所4個,民營醫(yī)院3個。全縣共有衛(wèi)生技術人員1044人,衛(wèi)生技術人員中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333人,注冊護士459人,每千人口擁有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2.54人、注冊護士3.5人。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57人,每千人口擁有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數(shù)0.44人。
【風景名勝】
水落潭瀑布
水落潭瀑布位于麻江縣城北12千米處,高70米,頂寬15米,底寬30米,瀑布由上而下分成兩股垂落,在方圓1千米內可聽到嘩嘩的落水聲。
斗蓬山景區(qū)
斗蓬山景區(qū)地跨都勻、麻江、貴定三縣境,面積約100多平方千米。麻江有2個村,10多個自然村寨的面積,斗蓬山是麻江縣面積最大,保留完好的原始森林,景區(qū)內有植物300多種和動物100多種,主要珍稀樹種有馬尾樹、紅花木蓮、檫木、黃柏、三尖杉、紅豆杉、香果樹等。珍稀動物有大鯢、蘇門羚、黑熊、木麝、大君貓、穿山甲、花面猩、紅腹錦雞、狐、野山羊等。
【歷史文化】
四月八節(jié)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苗族先祖?zhèn)優(yōu)榱思o念苗族英雄,在四月八這一天苗族子孫們都要穿著盛裝,背著蘆笙,帶著各色糯米飯和其他食品,唱歌跳舞,以示敬仰,久而久之,“四月八”是苗族同胞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成為其他民族踴躍參加的節(jié)日。1987年5月3日,國家民委認定“四月八”為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日。
斗牛節(jié)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農耕民族,苗族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對牛結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乃保持著對牛的敬愛與崇拜心理。史記:“蚩尤有角,牛首人身。”可見遠古之時,苗族早就是一個崇拜牛的民族了。
花燈戲 抵珍花燈戲為抵珍寨群眾自編自演的一種戲目,因不搭戲臺,在平地演唱,故又稱土戲。謠語“調子不離口、扇子不離手、走路要拐扭、傳神靠眼瞅”是對抵珍花燈戲最好的詮釋。據(jù)麻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查顯示,抵珍花燈戲起源于明朝初期漢族民間小調和廣西彩調,已有600多年歷史。清嘉慶年間,形成了特有的說唱藝術和民間舞蹈藝術。主要劇目有《出臺》、《采茶歌》、《摘菜薹》、《一棵板凳拖一拖》等40余出。20世紀50年代修建黔桂鐵路,更多吸收獨山、三都等南派花燈戲的藝術營養(yǎng),使抵珍花燈戲在藝術上更臻于成熟。20世紀60、70年代,進入低迷時期。1983年,唐山小學教師李發(fā)龍召集組織建立起抵珍寨戲團,經過培訓、排練新劇目,使該戲重新喚發(fā)生命。 抵珍花燈戲所表現(xiàn)的內容承載著布依族的價值取向、文化內涵和民俗事象,具有民族學、民俗學的價值和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該戲集歌、舞、樂為一體,是布依族人民藝術水平的一種體現(xiàn)。2009年6月被公布為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地方特產】
麻江酸湯魚 黔東南各地都有酸湯魚,較好的有黃平酸湯魚,原汁原味不施油脂。凱里酸湯最為有名,麻江縣的酸湯魚獲得過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精品菜肴暨美食文化展特金獎和中國名宴金鼎獎。
麻江米 麻江縣素有“中國鋅硒米之鄉(xiāng)”的美稱,香味屬清香型,色、味俱侍,口感爽滑,富含鋅、硒、鈣等十余種對人體有益元素及蛋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等十五種氨基酸。
藍莓 麻江縣已發(fā)展藍莓種植基地2萬畝,分布達6個鄉(xiāng)鎮(zhèn)。麻江縣成立藍莓產業(yè)技術協(xié)會1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13個,帶動400多戶農戶種植藍莓。
【榮譽稱號】
麻江縣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 全國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先進縣。 中國現(xiàn)代民間繪畫鄉(xiāng)。 世界名犬之鄉(xiāng)。 中國南方最大的藍莓基地縣。 中國紅蒜之鄉(xiāng)。 中國鋅硒米之鄉(xiāng)。 中國藍莓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十強縣。 第七批全國農業(yè)標準化優(yōu)秀示范區(qū)。 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qū)。 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chuàng)建區(qū)。 國家農村產業(yè)融合發(fā)展試點示范縣。 全國第一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2020年2月26日,麻江縣麻江藍莓中國特色農產品優(yōu)勢區(qū)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yōu)勢區(qū)。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縣城)命名名單。 2021年11月,擬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