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概況】
通州區(qū),北京市轄區(qū),是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地處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沖積洪積平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
早在新石器時期,今通州區(qū)境域內就有人類活動。西漢初始建路縣,先后改稱通路亭、潞縣、通州、通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通縣解放,分置通縣、通州市。1958年3月,縣市由河北省劃歸北京市后,合并為北京市通州區(qū)。1960年,復稱通縣。1997年4月,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qū)。通州歷為京東交通要道,漕運、倉儲重地,享有“一京(北京)、二衛(wèi)(天津)、三通州”之稱。2014年6月22日,通州區(qū)境內的大運河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46處世界遺產。2022年10月,通州區(qū)被擬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縣、區(qū))。2022年,通州區(qū)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行政區(qū)劃】
通州區(qū)共轄11個街道、10個鎮(zhèn)、1個民族鄉(xiāng):
中倉街道 面積4.7平方千米,人口58200,政府駐中倉小區(qū)14號樓,下轄14個社區(qū)
新華街道 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9775,政府駐吉祥園17號樓,下轄9個社區(qū)
北苑街道 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7.6萬,政府駐新倉路33號,下轄13個社區(qū)
玉橋街道 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7.24萬,政府駐玉橋北里42號樓,下轄19個社區(qū)
潞源街道 西起東六環(huán),東至宋梁路,南臨北運河,北靠運潮減河
通運街道 面積5.5平方千米,政府駐楊莊路1號,下轄10個社區(qū)
文景街道 政府駐曹園村300號
九棵樹街道 政府駐翠屏北里28號,下轄12個社區(qū)
臨河里街道 政府駐臨河里105號,下轄12個社區(qū)
楊莊街道 政府駐南里長城國際乙66棟,下轄17個社區(qū)
潞邑街道 政府駐陳列館路475號,下轄11個社區(qū)
永順鎮(zhèn) 面積39.47平方千米,人口7.33萬,政府駐新華北街33號,下轄28個社區(qū)和21個行政村
梨園鎮(zhèn) 面積24.6平方千米,人口6.75萬,政府駐通州區(qū)云景東路80號,下轄26個社區(qū)和26個行政村
宋莊鎮(zhèn) 面積115.2平方千米,人口7.67萬,政府駐宋莊鎮(zhèn)宋莊村,下轄47個行政村
張家灣鎮(zhèn) 面積105.43 平方千米,人口6.84萬,政府駐張家灣鎮(zhèn)光華路8號,下轄57個行政村
漷縣鎮(zhèn) 面積113.6 平方千米,人口6.02萬,政府駐漷縣鎮(zhèn)漷興北大街3號,下轄3個社區(qū)和61個行政村
馬駒橋鎮(zhèn) 面積82平方千米,人口12.76萬,政府駐馬駒橋工業(yè)區(qū)東路2號,下轄8個社區(qū)45個行政村
西集鎮(zhèn) 面積91.4平方千米,人口4.82萬,政府駐西集鎮(zhèn)西集村,下轄57個行政村
臺湖鎮(zhèn) 面積81.3 平方千米,人口5.56萬,政府駐臺湖鎮(zhèn)臺湖村,下轄2個社區(qū)和41個行政村
永樂店鎮(zhèn) 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4.51萬,政府駐永樂大街9號,下轄38個行政村
潞城鎮(zhèn) 面積70.86平方千米,人口5.57萬,政府駐通州區(qū)武興路6號,下轄54個行政村
于家務回族鄉(xiāng) 面積65.7平方千米,人口2.61萬,政府駐于家務村,下轄2個社區(qū)和23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春秋戰(zhàn)國時代,今通州地屬燕國。燕昭王(公元前311至公元前79年)時開拓北疆,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時漁陽郡當轄及今通州地。
秦,仍屬漁陽郡地。
西漢,于今區(qū)境置路縣,屬漁陽郡。治所在今區(qū)城東八里古城村處。王莽篡漢,改路縣名通路亭,屬通路郡。東漢建立后,廢莽新所改,恢復西漢舊稱,但改“路”為“潞”,始稱潞縣。
三國時,潞縣歸曹魏版圖,改屬燕國。西晉十六國因之。
北魏潞縣治在今三河縣西南城子村處。屬漁陽郡。
隋,潞縣還治今區(qū)城東八里古城村處。開皇三年(583),屬幽州。大業(yè)三年(607年)屬涿郡。
唐武德二年(619),潞縣為玄州治所。貞觀元年(627年),廢玄州,潞縣屬幽州。天寶元年(742年),幽州改為范陽郡,潞縣仍屬。乾元元年(758年),范陽郡復稱幽州,潞縣所屬亦隨之而改。唐遷縣治于今區(qū)城。
遼一代,潞縣先后為幽都府和析津府屬縣。遼圣宗太平年間(1021-1031年),在今牛堡屯鄉(xiāng)筑城置縣,因縣城在漷河之南,取縣名曰漷陰,并析潞縣南境為其轄土。
金初,潞、漷陰二縣隸析津府。至貞元年(1153年),漷陰縣直屬于中都路大興府。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王完顏亮始設通州,取“漕運通濟”之意,潞縣為通州治所。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通州及所領潞、三河二縣隸屬于大都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八月。升漷陰縣為漷州,割大興府之武清、香河二縣歸州管轄。另外,遷漷州治于武清縣境之河西務,至正元年(1341年)四月,“罷漷州河西務”,漷州治所因此而北遷于今區(qū)東南之漷縣村處。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將徐達又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并改元大都路曰北平府。同時省潞縣入通州,從此潞縣之名變成歷史地名。通、漷二州俱隸北平府,十四年(1381年)二月,漷州降格為漷縣,改隸通州。至此,通州領有三河、武清、香河、漷縣四縣,屬北平府不變。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曰順天府。此后通州及所領四縣均屬順天府。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省漷縣入通州,時通州領三河、武清、寶坻三縣。雍正六年(1728年),改三河、武清、寶坻三縣直屬順天府,通州遂為散州,不再領縣。
民國元年(1912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通州改名通縣屬之。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通縣直屬河北省。1948年底,通縣全境解放。初于通縣城關設通州市,通縣人民政府遷駐張家灣。
1949年,通州市改為通縣鎮(zhèn),為通縣專區(qū)駐地。
1953年11月,撤銷通縣鎮(zhèn),改設通州市,由通縣專區(qū)代管,仍為通縣專區(qū)駐地,與通縣同屬通縣專區(qū)。
1958年3月7日,通縣、通州市劃歸北京市。同年4月28日,撤銷通縣專區(qū),將原轄薊縣、平谷、三河、大廠、香河五縣劃入唐山專區(qū),密云、懷柔劃入承德專區(qū),固安縣劃入天津專區(qū)。通縣與通州市劃入北京市后,二者合并,改名通州區(qū)。
1960年2月,改名通縣。
1997年4月,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qū)。
2015年7月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通州正式成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
【位置境域】
通州區(qū)位于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地處北京長安街延長線東端,是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首都北京的東大門。區(qū)域地理坐標北緯39°36′—40°02′,東經116°32′—116°56′,東西寬36.5千米,南北長48千米,面積906平方千米,西臨朝陽區(qū)、大興區(qū),北與順義區(qū)接壤,東隔潮白河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相連,南和天津市武清區(qū)、河北省廊坊市交界。緊鄰北京中央商務區(qū)(CBD),西距國貿中心13千米,北距首都機場16千米,東距塘沽港100千米,素有“一京二衛(wèi)三通州”之稱,是環(huán)渤海經濟圈中的核心樞紐部位。
【氣候特征】
通州區(qū)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受冬、夏季風影響,形成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特征。年平均溫度11.3℃,降水量620毫米左右。
【交通運輸】
通州境內擁有密集的公路路網、便捷的軌道交通和重要的鐵路大動脈。京哈、京沈、京津塘高速等5條高速路穿境而過,擁有5條連接北京中心城的干線通道(分別為京通快速路、朝陽路、朝陽北路、京沈高速和和兩廣路延長線),1條直接連接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的快速路,4條聯系天津濱海新區(qū)的交通通道,3條聯通其他地方的高速路,已建成的六環(huán)路、地鐵八通線和規(guī)劃的M6、M6支、M1支、S6、S5、S3、R1、R1支等八條軌道交通貫穿全境,新北京東站已確定落戶通州,立體式交通網絡將通州新城與環(huán)渤海多個財富中心緊密相連。
【社會事業(yè)】
教育事業(yè)
通州區(qū)幼兒園248所,比2020年增加21所,共有專任教師4714人,在園幼兒57823人,比2020年增長12.2%。共有小學81所,專任教師4577人,招生13650人,在校生77728人,畢業(yè)生9288人。全區(qū)初、高中學校46所,比2020年增加3所。其中,初高中招生11254人,畢業(yè)生7850人,在校生31873人。初高中共有專任教師4270人。
文化事業(yè)
全區(qū)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筑面積237.9萬平方米,比2020年增加167.3萬平方米。審批文化市場經營單位205家;鶎游幕行19個,文化演出場次1250場。全區(qū)農村文藝演出星火工程團隊94個。通州區(qū)地區(qū)專業(yè)電影院12家。
通州區(qū)有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書89.3萬冊。共有博物館8個。擁有區(qū)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0處。
衛(wèi)生事業(yè)
通州區(qū)共有衛(wèi)生機構609個,比2020年末增加10個。其中,醫(yī)院22個。全部衛(wèi)生機構實有床位4425張。其中,醫(yī)院3705張,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床位420張。全區(qū)共有衛(wèi)生技術人員10846人。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3886人,注冊護士4359人。醫(y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為1131.9萬人次,其中,三級醫(yī)院診療人次為462.4萬人次。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5‰,嬰兒死亡率1.56‰。
體育事業(yè)
通州區(qū)共有多功能球場20塊。
【景區(qū)景點】
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
位于北京市通州區(qū)焦王莊。陳列館占地約100畝,包括室外的野戰(zhàn)炮場,陳列館共收集了自中國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以來,歷經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乃至現代中國軍隊所有的地面裝備,以及世界其他23國的武器等約1萬余件,陳列館內并以聲光效果及多媒體的展示方式,希望增加參觀者的印象。
臺湖國畫院
位于通州區(qū)臺湖,國畫大師李可染之子李小可等60多位知名畫家及理論評論家入駐其中的工作室。這座由舊廠房改造的畫院集國畫名家、國畫交易、國畫培訓、學術交流、藝術品交易、旅游景觀等多功能為一體,擁有創(chuàng)作室62間,共計9000平方米,袁振西、李小可等知名畫家。另外,占地600平方米的國畫學堂還設有初、中、高級班和鑒賞班,既為幼兒和老年人提供普通國畫入門課程,也為專業(yè)學生教授高級課程。
八里橋
八里橋又名永通橋。建于明正統(tǒng)十一年(一四四六年),南北走向,長三十米,寬十六米,橋兩側有三十三塊護欄雕飾、三十三對石獅,刻工精美,是北京三大古橋之一。八里橋在建國路旁通惠河上,扼京東咽喉要道。咸豐十年七日(一八六零年八月),英法侵略軍自天津北犯京師,在此受到三萬清軍阻擊。經過一場石破天驚的血戰(zhàn),三萬將士全部殉國,用熱血譜寫了一曲彪炳清史的壯歌。
燃燈塔
全名燃燈佛舍利塔,位于通州北城,大運河北端西畔。據縣志載,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諸代曾予以維修。燃燈塔為磚木結構,密檐實心,八角形13層,略有收分。原高48米,圍44米,須彌座,雙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磚雕,下腰置二龍戲珠,上腰設三壺門,內鑲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頂盔。此塔距潞河數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詩句。
西海子公園
西海子公園位于通州區(qū)北城,東鄰電影院,西毗游泳館,南臨通州賓館,北靠通惠河。公園建成于1936年,現已成為既有園林景觀,又有文物古跡,還有現代化娛樂設施的大型公園。
李卓吾墓
李卓吾墓在通州城內西海子公園。李卓吾(1527~1602年),名贄,號宏甫,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明思想家、文學家,著有《焚書》、《藏書》等書。李贄因反對封建禮教和假道學,觸犯朝廷,被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之罪下獄致死。友人馬經綸將他收葬在通州北門外馬氏莊迎福寺側。1954年遷至城北大悲村,1983年又移至今址。
通州博物館
通州博物館1992年建館,館址位于通州區(qū)中心,新華大街南側。博物館館舍原為清末建筑,南向二進,大門三間,硬山筒瓦箍頭脊,明間為通道,垂帶式石階四級。耳房各一間,東西配房各一間,蘇式彩繪。為便于游人參觀,現新辟北門,接出抱廈三間,復建石階,護以石欄和浮雕蟠龍望柱,欄板透雕寶瓶。院內油漆彩畫,古色古香,其中,通州八景彩繪圖,更為絢麗奪目。院中置圓形花壇,青砂巖石圍砌,浮雕獨龍,內植古丁香一株。每值花季,香氣宜人。
寶光寺
寶光寺位于通州區(qū)次渠鄉(xiāng)次渠村。舊名法華寺,元大德元年(1297年)建,明正統(tǒng)五年(1440年)敕賜寶光禪寺,為通州區(qū)重點保護文物。
伏魔大帝宮
伏魔大帝宮位于通州城內西大街與中山街交接處路北。伏魔大帝是關羽封號,為帝王與民間所推崇供奉。佛教祀關羽始于六朝陳末。道教祀關羽,似始于北宋,明神宗萬歷四十二年,封其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從此關帝廟、伏魔宮遍及全國。
漢路縣城遺址
漢路縣城遺址位于通州區(qū)胡各莊鄉(xiāng)古城村東北。西漢時,曾設路縣縣治于此,遂夯筑土城,城為方形,周圍7里。清時,遺址尚完整,高五六尺,西北角遺堞高至丈余,光緒年間洪水沖淹,城大部倒塌。今遺址尚長41米,寬18米,殘高4米。夯層0.1米左右,整齊清晰可辨;夯窩約O.11米,均勻密列成行。為古代土筑墻體典型。遺址為通州重點保護文物。
北齊長城遺址
北齊長城遺址位于通州舊城南門外迤東窯廠村址處。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50米,殘高近5米,頂建民房,坡被荊棘,飽經滄桑,古意盎然,人文風采顯赫,可謂鳳毛麟角。
御制通州石道碑
御制通州石道碑位于通州城西,京通快速路北側,清世宗御筆,為紀念雍正七年敕筑北京朝陽門至通州各倉,碼頭間石道事,于十一年(1733年)制立。南向面道,艾葉青石制。螭首龜跌,全高七米,其精其巨,京東堪冠。
永通橋
永通橋為明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建造,為三券石拱橋。南北向,長50米,寬16米,兩側石欄,望柱頭圓雕雄獅,各具情態(tài),欄端戧以蹲坐麒麟,昂首挺胸,栩栩如生。中孔高闊,舟行不必免帆,側券矮小,洪水可以暢泄。向日憑欄東望,可見巍巍古城,夜晚挾欄鳥瞰,能賞漿碎玉盤。"虹腰八里臥晴川,畫舫搖從月窟穿"、"入夜霜清一輪墮,凌寒征鋒去蕭蕭",清代詩句即當年美景寫照。
通州清真寺
通州清真寺乃北京地區(qū)四大清真寺之一,郊區(qū)稱首。其元代創(chuàng)建,歷史之悠久,僅次于宣武區(qū)牛街者。明代正統(tǒng),萬歷間予以重修。清康熙、乾隆帝游通州時曾經至此,再增修之。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四月,一撮日軍竄犯縣城,隔運河炮轟通州城,炸毀此寺部分建筑,旋而修復。三十四年(1945年),此寺曾辦大學。寺前胡同曾因寺而名清真寺街,今名胡同。20世紀50年代,著名影片《野火春風斗古城》曾在此拍攝。1959年定為通州區(qū)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后遭到
破壞,1996年升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號】
2015年,通州區(qū)被評為國家衛(wèi)生城市(區(qū))。
2019年2月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衛(wèi)生城市(區(qū))。
2017年11月,通州區(qū)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qū))。
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游》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
2019年,通州區(qū)入選首批全國農村社區(qū)建設示范單位、緊密型縣域醫(yī)共體建設試點縣、緊密型縣域醫(y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19年10月,通州區(qū)入選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qū))名單。
2019年11月,通州區(qū)入選第二批節(jié)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qū))名單。
2019年12月,通州區(qū)入選2019年全國百強區(qū)。
2020年3月,通州區(qū)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yè)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
2020年7月31日,北京市通州區(qū)(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命名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qū)。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名單。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qū))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fā)試點名單。
2021年10月27日,入選交通運輸部公布的第二批城鄉(xiāng)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chuàng)建縣名單。
2021年11月15日,被農業(yè)農村部辦公廳確定為全國農業(yè)社會化服務創(chuàng)新試點縣。
2022年1月,選入2021年重新確認國家衛(wèi)生城市(區(qū))名單。
2022年5月,在財政部組織開展的全國2022年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實施方案評估工作中,通州區(qū)成功入選2022年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名單。
2022年8月,入選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
2022年10月,被擬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縣、區(qū))。
2022年,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22年11月,被列為國家林業(yè)碳匯試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