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蓮山風景區(qū)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qū)的花上人間——史家營鄉(xiāng),距北京西四環(huán)僅60公里,交通方便。
圣蓮山,古稱太山,又名蓮花山,位于北京房山區(qū)花上人間史家營鄉(xiāng)的群山峻嶺之中,最高海拔1100米,是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亦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道場,素有“南有武當,北有圣蓮”之美譽。
圣蓮山山勢陡峭,巍峨俊秀,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澗峰高崖陡,絕壁森森‘山上流云霧海,變化無窮‘叢林茂盛,古樹參天,廟觀亭閣掩映于濃蔭崔蓋之間,山間路徑有秀的特色,舒展與騎縫古剎之間,而且還集中展示了雄、險、奧、絕、秀的特點,素有京西小五岳之美譽。山頂?shù)奈鍖邮ド弻毸鸵郎降窨痰木扌褪,以及南廟圣泉寺和圣米石磄,在兩個千年古松的襯托下,詮釋了這座古廟經(jīng)歷了近1000年的風雨,寺下有長眠著歷代高僧的“杏林塔院”,在迎客亭旁,矗立著最美平安松,其形貌可與黃山迎客松媲美,
圣泉寺后的圣水洞,形成于5億年前的奧陶紀,山頂有多種草藥,隨水滲入洞中,使水有草藥成份和礦物質,當年蔡義先道長就是以此圣水為藥引,濟世救人,藥到病除,進而得名:西山老佛爺。
圣蓮山景區(qū)以太行山為脈絡,古稱太山,因整個山體酷似蓮花狀,故曰“圣蓮山”。始建于唐代,盛于晚清,建廟宇于峭畔,佛道合一,演繹出獨特的文化特色。據(jù)記載,在明代被譽為“京畿八景”之一,后經(jīng)戰(zhàn)亂遭損毀。2000年,對各遺跡進行原貌修復,同時,在景區(qū)休閑區(qū)域內建設了風格各異的蒙古包和星級酒店等現(xiàn)代化服務設施,面積達48平方公里。2004年6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之際成功承辦了第十屆房山旅游文化節(jié)。
圣蓮山景區(qū)海拔1030米,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特征明顯,夏季涼爽怡人,冬季霧鎖迎客松,平均氣溫10℃。7月氣溫最高,平均氣溫24℃。植被垂直分布,分別為溫帶闊葉林、鵝耳櫪萌生叢和荊條灌叢,以九龍谷生態(tài)溝尤為顯著。野生動物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其中,斑羚、豺、赤狐、紅腳隼、禿鷲、蒼鷹等均為國家級保護動物。為了便于游覽獨特的地質遺跡,景區(qū)建成包括綜合服務區(qū)、典型地質遺跡觀賞區(qū)、“圣米”觀賞區(qū)、巖洞洞穴游覽區(qū)、地表巖溶地貌觀賞區(qū)以及人文景觀區(qū)6個游覽觀賞區(qū)的市級地質公園。主要景觀有山門、神牛嶺、佛椅山、斑馬石、三碰水、檀香茶舍、祭拜臺、九龍谷、翠屏峰、二十八盤道、鷂子翻身、蟠桃宮、九蓮洞、三清殿、古真堂、打坐臺、八仙洞、天街、蔡義先墓、李娘子宅、長春洞、關帝祠、西山圣母、通天洞、夏日觀雪、長星觀、萬仙洞、圣水洞、圣米石塘、望鄉(xiāng)亭、南天門、百里臥佛、圣蓮寶塔、古碾房、杏林塔院、逍遙谷、天生橋、閻王爺鼻子、晾馬臺、古松、迎客松等。
【主要景觀】
岐祥居
岐祥居位于北廟和老爺廟之間,有大小標準客房x 間,餐廳有大小包y間為您提供滿意的餐飲服務。
二十八盤
1923年開通,全長1050米,是步行去老爺廟、南廟和北廟的老路,2003年修復,行程用時約50分鐘。
蓮花山索道
蓮花山索道上下高差298米,水平距離570米,單向程643米約8分鐘,有十分完美的安全控制措施,是通往南、北廟和老爺廟的捷徑。
北廟
北廟始建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是一座比較完整的道教名觀。它由主廟蟠桃宮和圣母宮、斗母宮組成,合稱三宮。
北廟還引得一些達官貴人、名人雅士紛紛到這里修建私人消夏別墅,最著名的有曹錕的曹宅、吳佩孚的宅和楊小樓的楊家院。
八仙洞
八仙洞全長米約x米,天街全長y米,是通往南北廟的捷徑。其外部景觀有南天門、迎客亭、圣蓮寶塔、迎客松和蓮子峰等。
南廟
南廟始建于1404年,是圣蓮山景區(qū)中最早的建筑群落。南廟原本屬于佛教,清順治十年改為道教,游人可在游覽過程中了解佛道合一的歷程。
南廟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勝泉寺、圣米石塘、杏林塔苑、天街、蓮子峰、迎客松、閻王爺鼻子、涼馬臺、百里臥佛等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