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縣位于安徽省東部,與經濟發(fā)達的長三角地區(qū)山水相連,是安徽以及中西部地區(qū)實施“東向戰(zhàn)略”,融入長三角的通道前沿,作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yè)轉移示范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三角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向中西部地區(qū)產業(yè)轉移的第一階梯,也是滁州市“大滁城”建設的副中心。全椒距滁州21公里,南京56公里, 合肥98公里,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核心層,是南京,滁州,合肥的遠郊近鄰,同時享受南京和合肥這兩個省會城市以經濟、智力和城市文明為主的城市資源。全縣面積1568平方公里,人口47萬,是國家級生態(tài)建設示范區(qū),山川秀美,資源豐富。擁有10多萬人口的縣城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皖東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秀美全椒城
行政區(qū)劃
全椒縣轄10個鎮(zhèn):襄河鎮(zhèn)、古河鎮(zhèn)、大墅鎮(zhèn)、二郎口鎮(zhèn)、武崗鎮(zhèn)、馬廠鎮(zhèn)、石沛鎮(zhèn)、西王鎮(zhèn)、六鎮(zhèn)鎮(zhèn)、十字鎮(zhèn)
歷史沿革
全椒縣初建于西漢,縣名由古國演變而來。相傳古代高陽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內)建立古椒國。春秋時為楚椒邑(楚靈王時分封給大夫伍舉作采邑,古以邑為氏,故伍舉又名椒舉,其子伍鳴又名椒鳴),后為全氏居住,漢在故椒邑置縣設治,故名“全椒縣”。
春秋初期屬楚,后因兼并戰(zhàn)爭頻繁,椒邑幾易其屬。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皇統(tǒng)一全國,建立郡縣制,劃分全國為36郡,全椒為九江郡東城(故城在今定遠縣西南),歷陽(故城在今和縣)兩縣地。 西漢始置全椒縣,又置阜陵縣,初屬淮南國。東漢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因將軍馬成有戰(zhàn)功,封其為全椒候,全椒為侯國,同時將建陽(今滁州市,、來安縣境地)并入侯國,屬九江郡。三國時,全椒、阜陵屬吳、魏爭奪地區(qū),縣因之廢置。西晉復置全椒、阜陵縣,屬淮南郡。南北朝時期,宋仍置南譙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置滁州,全椒縣屬之。五代十國期間,全椒縣仍屬滁州,曾前后受治于吳、南唐和后周。宋,屬滁州,隸屬淮南路,后屬淮南東路。元,屬滁州,初隸滁州路,后隸河南行省揚州路。明初,廢全椒縣入滁州。清初,全椒縣屬江南省滁州。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4月,全椒縣直屬安徽省,滁州改為縣。
1949年元月25日,全椒縣解放,4月21日改屬皖北行署滁縣專區(qū)。建國后,初仍屬皖北行署滁縣專區(qū)。1952年4月12日改屬安徽省滁縣專區(qū)。1956年元月12日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qū)。1960年4月13日蚌埠專區(qū)仍劃分為滁縣、宿縣兩專區(qū),全椒縣屬滁縣專區(qū)。1971年3月29日,滁縣專區(qū)改名為滁縣地區(qū),全椒縣隸屬不變。1992年12月20日,撤銷滁縣地區(qū),原滁州市為地級滁州市,全椒縣屬之。
地理環(huán)境
全椒縣位于安徽省東部,北緯31°51’—32°15’,東經117°49’—118°25’;東依南京48公里,北鄰滁州18公里,西接合肥98公里,南距馬鞍山70公里。境內滬陜高速(合寧高速)公路和寧西鐵路(合寧鐵路)和京滬高鐵均貫穿全境。
全椒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氣候,春季溫和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天天高氣爽,冬天寒冷干燥,常年風向多為東北風,年平均氣溫15.40°C,年平均降水量840~980mm,全年無霜期大于210天。
地形為崗沖起伏的丘陵,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較大,地面標高在14.5~33.5m之間,高于最高洪水水位14.5m,區(qū)內平均地載力大于18T/m2。
總蓄水量:3.3億方,水庫87座,可養(yǎng)水面19.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08萬畝。地質構造處于滁河斷褶帶。土壤有85個土種,水稻土70萬畝,占52%。土壤養(yǎng)分:缺磷,有機質和全氮含量偏低,速效鉀含量偏上,PH值為中性。礦產有金、銀、銅、鐵、重晶石、大理石、絹云母、石灰?guī)r等。
經濟發(fā)展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全椒人民堅持“生態(tài)立縣、科教興縣、工業(yè)富縣”的發(fā)展戰(zhàn)略,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發(fā)展為第一要務,強調科學的發(fā)展觀,加快農業(yè)調整步伐,提高工業(yè)運行質量,大力展第三產業(yè),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社會各項事業(yè)穩(wěn)步推進。擁有皖東第一家上市公司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業(yè),目前已經形成了機械制造、服裝玩具、醫(yī)藥化工、糧油飼料加工、建材生產的五大支柱產業(yè),工業(yè)基礎較為厚實。2007年,全縣經濟快速發(fā)展。據統(tǒng)計,2007年完成地區(qū)生產總值(GDP)41.4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財政收入32108萬元,同比增長36.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2億元,同比增長82.0%;實現工業(yè)增加值14.4億元,同比增長35.1%;實現農業(yè)總產值23.2億元,同比增長5.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億元,同比增長17.3%;實際利用外資330萬美元,同比增長170.5%;城鎮(zhèn)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244元,同比增長29.5%;農民人均純收入4061元,同比增長22.2%!2008年,全縣經濟快速發(fā)展。據統(tǒng)計,全年實現財政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25.1%;完成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40.4億元,同比增長70.1%;實現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18.2億元,同比增長34.4%;實現農業(yè)增加值13.5億元,同比增長5.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億元,同比增長23.6%;金融機構存款余額50.0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6.1億元,同比增長23.1%;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9.7億元,同比增長24.1%;實際利用省外資金31.5億元,同比增長69.5%,招商到位資金41.5億元,同比增長58.1%;實際利用外資181.5萬美元,同比下降2.4%。
據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50.9億元,同比增長17.0%,三次產業(yè)結構比為26.5:42.8:30.7,其中工業(yè)增加值完成19.8億元。
全椒縣委、縣政府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被安徽省政府和安徽浙江商會評為“2007年浙商投資最佳服務縣”,2008年,被中國浙江商會評為“中國浙商最佳投資城市”,引進了一批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的一二三產項目,如一產的廣東溫氏集團;二產的中國海螺集團、路杰機械、雙友集團、金帥電器和宏運集團等;三產的廣東碧桂園集團、中國奧康集團、儀幫集團、意大利商貿城等。這些企業(yè)的進駐提升了全椒的品味,帶動了全椒的發(fā)展。
2009年預計全年完成地區(qū)生產總值54.1億元,同比增長16%;財政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2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6億元,同比增長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億元,同比增長19.8%;外貿進出口2281萬美元,同比增長111.2%;城鎮(zhèn)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4000元,同比增長22%;農民人均純收入5500元,同比增長14.5%。2011年初步統(tǒng)計,全椒完成國民生產總值78億元,同比增長14.4%。
全椒站
交通狀況
陸路交通方面:境內將有兩條高速公路,三條高速鐵路,有六個高速公路道口,三個火車站。兩條高速公路是指合寧高速和和正在規(guī)劃設計的沿江高速。三條高速鐵路是:正在建設中的南京—西安的寧西鐵路和正在建設中的滬漢蓉城際快速通道以及正在設計中的京滬高速鐵路,寧西鐵路、滬漢蓉鐵路合寧段于2008年4月已通車運營。京滬高鐵在全椒縣縣城東北,即縣綜合經濟開發(fā)區(qū)東北角建有一級?空疽蛔粚幬麒F路和滬漢蓉城際鐵路在全椒縣境內并軌,并設有三個站臺:一個在縣城南面2公里處建一座二級站,另一個在全椒縣馬廠黃庵建一個貨運站。
空運交通方面:縣城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合肥駱崗機場僅1小時里程,即在一小時之內可以同時選擇兩個機場,這在中國版圖上也算唯一的一個縣。
水運交通方面:距全國最大的內陸港口南京新生圩港僅一小時里程,境內400噸位船舶可通過六級航道直達長江。
碧云湖
旅游景點
【吳敬梓紀念館】 位于全椒縣城西北隅。始建于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縣城荷花塘畔。1964年閉館后改作它用,F館為1984年10月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 。建有東西展廳及古樸回廊,198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大廳前立有吳敬梓一尊銅像,高4.5米,重500千克。館內收藏有《儒林外史》的各種版本以及吳敬梓的其他著作,如迄今發(fā)現最早的刻本《臥閑草堂本》、民國時期的《增補齊省堂本》以及《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詩說》,還有其七言古詩手跡《奉題雅雨大公出塞圖》的縮小件(原件大約長2米、寬1米,是我國一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等。東西展廳還陳列了中外專家學者對《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部分文物、石刻以及國內著名書畫家的作品。
【神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于全椒縣以西20公里處,總面積2200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低山丘陵,最高峰海拔395米左右。山名由來無考,但唐建中年間,滁州刺史韋應物有《寄全椒山中道士》詩、山上所存神山寺,可證明1000多年前,佛道均在此爭建廟宇道場,頗有“神仙氣”。神山群山環(huán)抱,林深水秀,九座山圍繞神山主峰,故稱“九龍盤珠”。兼之澗壑幽深,石嶂奇竣,溪水繞山而過,甘泉破石而出,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融秀水、奇石、溶洞、古寺為一體,是一獨特而幽雅的森林公園。其森林覆蓋率達90%,植被多為天然闊葉林與人工長綠針葉混交林,各種樹木有400種之多。主要景點有白石泉、神山湖、覽勝塔、御溪橋。仙人洞、團山洞、龍洞、青牛洞等,還有充滿象形神山石的黑石芤和距今已存1200多年的神山寺。
【碧云湖(黃粟樹水庫)】 建于一九五九年,是安徽省十大水庫之一。也是全椒杰出的自然風光優(yōu)美的旅游度假區(qū)。正面庫堤長270米、高32.2米、集水面積262平方公里,總庫容量3億立方米,常年水面16.8平方公里(約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0萬畝。這里風景秀麗,交通便利。距縣城僅二十公里。柏油路直通。整個湖面坐落群山環(huán)抱之中,碧水藍天,一年四季烏語花香。常年氣溫比縣城低3-5度。兩岸群峰爭秀;混交的闊葉林和常生的針葉樹郁郁蔥蔥,湖水清澈透底。
【龍山寺(寶公庵)】 位于全椒縣西35公里,龍山西麓,管壩境內,沿合寧高速公路大野道口兩公里直達寺院。古寺山巒重疊,林郁景奇,蒼松翠竹,黛色參天,巖山幽洞,瀑灑千峰,小橋流水,終年不息,冬曖夏涼氣候宜人。殿宇亭榭,清磐悠鐘,千古勝地。迎駕橋,積善橋,放生池,寶公亭,一線天,石林、塔林,撐腰石、仙人洞,龍洞,龍井,夕陽照、母子檀、百子檀、龜馱姐妹樹、連理枝,五龍宮、美人山等三十六景。遙相呼應,自然成趣,尤為主峰娘娘頂,遠眺長江如帶,美景廟宇,渾然一體,置身其間,如入仙境。古有詩云:林深無熟徑,樹老不知年。瀑灑千峰雪,巖開一線天。明.劉瑜詩云:愛此西山矗矗青,幾來馬首軋須停,從誰乞得愚公力,移得南窗作畫屏。又有清.吳國縉詩:林深無熟徑,樹老不知年,瀑灑千峰雪,巖開一線天。
【三塔寺】 省級重點保護寺廟,江淮名剎。在全椒縣城西北18公里處六鎮(zhèn)東北側。創(chuàng)建于隋大業(yè)(605—618)年間。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明洪武年間,因謁泗、鳳兩陵,取三塔之磚造毛坦橋,塔被毀。天啟年間重修?谷諔(zhàn)爭期間,寺門被日本侵略軍毀壞,后又險被國民黨軍拆廟以建碉堡,經住持僧力保才得以幸免。解放前夕,該寺房產被利用興辦“全椒縣農業(yè)職業(yè)初級中學”。文革中,寺廟建筑被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寺廟重修,佛像重塑,香火再振。現有殿宇五進,廊房回曲,規(guī)模宏大,是全椒規(guī)模最大、佛像最多的寺廟。寺內大悲樓下有千年黃楊一棵和絕世牡丹百余株。每年花開之時,有文人雅士來做“牡丹詩會”。明進士吳國龍《三塔寺》詩云:“偶過蕭關息,悠悠爽到秋。鳥為松子下,我以樹香留。冗底觀松簡,囂余覺寺幽。更欣新再足,恰稱小溪流。”清有白衣道人方定國居此,杭州知府薛時雨有《白衣道人行》行世,三塔寺遂更知名。
【臥龍湖】景區(qū)是一片未開墾的秀麗山水,依全椒縣臥龍湖(也稱為碧云湖或黃栗樹水庫)而立。臥龍湖四面環(huán)山,有灣岔數十條,湖心島五座,湖岸森林茂密,景色迷人。景區(qū)周邊有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吳敬梓紀念館、岱山湖旅游度假區(qū)、三塔寺、龍山寺、大王廟等景點,并且距國家AAAA級風景區(qū)瑯琊山風景區(qū)僅20公里。景區(qū)內混交闊葉林和常青針葉林呈原生態(tài)狀覆蓋沿岸山坡,湖心水鳥成群,魚類繁多,是南京與合肥兩大都市附近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氧吧。
新太平橋
風土人情
舊太平橋北端不遠處有一太平樁(又名求子樁)。每逢正月十六這天,凡是有幸坐上一坐的婦女,不但能保以后平安生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將有貴子臨門,延續(xù)香火。一些剛過門的小媳婦乃至在子嗣上不盡如意的婦女,都一改往日的羞怯,爭著往上坐。據說,這樁特別靈驗的。送子觀音在正月十六這天便私下來到太平橋,借樁顯靈,一下了卻那想得貴子的婦女們的心愿。
不過這樁也不是誰都可以坐的。只有那些孝順、賢慧、善良的婦女才能求得貴子。相反,不但求不到貴子,還會遭報應呢!這里有一則民間傳說。從前,有一財主的七姨太,人雖如花似玉,但蛇蝎心腸,她也妄想得一貴子。一年的正月十六,她讓家丁把坐樁的所有婦女都趕走,自己獨自坐樁長達半小時之久。你猜怎么著,回家后,不但沒能得貴子,反而生了一屁股膿瘡。后來,那些品行壞的婦女,就是拉她上坐她也不敢了。
太平橋,不遠便有一井,名曰太平井(也有人叫求財井)。據說,這井特別神奇,正月十六這天,只要你丟進些硬幣便能預測出你當年的財氣。硬幣落井后若是平著往下沉,那么就預示你今年財運亨通,若直楞著往下沉,就預示著今年你的財氣可能不怎么樣。因而走太平的人沒有不試一試財運的。雖然扔下的錢幣能平著下沉,是少之又少,但人們決不會因此而掃興。
于是附近的居民便事先在井內放上特制的籃子或筐子之類的東西,撈取丟進的硬幣,一來是怕寶井淤塞,二來也是用于寶井的維修等支出,當然占為已有的也大有人在。
但不管怎么說,從過去的四方銅錢至而今的硬幣,每逢正月十六,人們仍然一枚枚地丟——圖個吉利,湊份樂呵。
煮石為餐,聽了你也許會認為荒誕不經?墒窃诠乓厝,人們說到煮石為餐卻不以為怪。因為那里的人們都知道白石道人煮石充饑的故事,并有唐詩為證。
唐代,在全椒縣城西30公里的神山中有個叫妙清的道士,苦練修行,得了道,不食人間煙火,渴飲山泉,饑餐山石。據說妙清道士所食的山石是一種白里略透紅色的山石。他把白山石清洗干凈,放入爐中用泉水相煮,直到白石酥軟如米面,沉淀在爐底;沉淀的石粉在爐底分兩層,上層為白色,下層為紅色,道士把白色的部分刮起食用。因妙清道士飲用白石,久而久之,人們便忘記了他的道號,而稱白石道人。白石道人常常免費為附近窮苦鄉(xiāng)民治病,許多疑難病癥,經他醫(yī)治都藥到病除,深得民間百姓的尊敬。
從此,全椒的神山和神山的白石道人揚名于世。后人為白石道人以石為食而深感驚異。多年來人們圍繞著白石道人煮石煉丹,還是煮石充饑爭論不休,民間多從后說。神山附近鄉(xiāng)民有句俗話:“喝山泉,煮山石,一年到頭無病疾。”你還別說,神山附近的村民真還很少有病。
近年來,人們在神山發(fā)現一種麥飯石,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藥用價值極高;還有一種羊肉石,比重小,質地柔軟、疏松,也許可以食用,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當年白石道人所居的仙人洞已對外開放,洞穴深邃,石床、石桌、石凳、石椅等亦一應俱全,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探奇。仙人洞與隔澗相望的千年古寺——神山寺相映成輝,成為皖東大地上一處靚麗的風景。
民間藝術
全椒縣民間曲藝種類主要有安徽大鼓和評話。此外還有琴書、墜子、快板等。建國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電影放映場次、片種少,因之曲藝在縣內比較流行,特別是在中老年市民和農民中有廣泛的市場。當時曲藝藝人主要的活動地點有縣城的菜市、茶館、酒樓和農村集鎮(zhèn),尤其是滁河沿岸一帶。 建國前,我縣較有影響的鼓書藝人有馬義才(赤鎮(zhèn)人),所說書目主要有《月唐傳》、《響馬傳》;建國后有影響的鼓書藝人有郭有道(古河人,說唱地點縣城舊菜市),所說書目有《月唐傳》、《樊梨花》、《瓦崗寨》、《烈火金鋼》等,郭曾三次擔任縣曲藝協(xié)會負責人。此外,較有影響的評話藝人有曹金文、戴恕鑫,均善講《封神榜》和《水滸傳》。
我縣在春節(jié)期間歷來有玩燈賀新春的習俗,其主要歌舞形式有唱蘭花、旱地行舟(玩花船)、耍獅子、舞龍燈、踩高蹺,秧歌燈、跑驢、五馬破曹、歪歪(河蚌)燈、八朵云(八盞燈)等。建國前,玩花燈均由坊董、保甲長出面,向各家商號、店家和群眾籌錢,雇藝人表演,唱詞大多是恭賀新年的吉利話,皆即興表演,信口填詞。建國后,表演者均系各行業(yè)的文藝骨干,唱詞除賀年詞外,增加了政治內容,如歌頌黨的領導,歌唱新的方針政策、新人新事和新風尚等,唱詞也隨之改為固定詞。
馬戲、雜技過去俗稱“玩大把戲”,建國前全椒有名的馬戲班為鄧壽亭組織的“鄧家班”,常年活躍在蘇、魯、皖、鄂、贛、浙等省和縣內各地,主要節(jié)目有鏢打金錢、彈射彈子、氣功、雜耍、跑馬、踩鋼絲、蹬壇子、爬尖刀山等。建國后,鄧家后人先后組織過“和平雜技團”、“全椒馬戲團”,活躍于城鄉(xiāng)。此外,官渡鄉(xiāng)于1984年成立了“民間雜技團”。
|